日常饮食可能是导致身体不适的潜在危险因素。近日,新塘医院皮肤科开展食物不耐受检测新技术,可以测定牛奶、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肉、猪肉、大米、大豆、虾、西红柿和小麦等14项食物不耐受种类。
据了解,“食物不耐受”指某些你经常吃的食物(包括喜爱的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产生一些代谢物引发慢性免疫反应,导致人体出现或轻或重的不适症状。人群中至少50%的人会对某种或几种食物产生不耐受,多数食物不耐受的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反应,其次为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症状。
据该院皮肤科龙邵萌主任介绍,由于个体差异,许多食物因为体内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完全消化,从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与不耐受食物分子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体内;如果不能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不耐受的食物会继续形成复合物,加重原有的症状并不断继续下去,免疫系统超负荷,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疾病。
“只需抽取1毫升血液,检测前可正常饮食,无需特殊要求。”龙主任表示,根据测试结果(轻度、中度、重度),可以调整饮食,采取禁食、轮替、安全等方式改变多年的饮食习惯;其中,76%的慢性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饮食调整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将部分食物重新纳入饮食食谱。(摘自2012年12月26日 增城日报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