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客家文化之都,闻名遐迩。在广东工作学习了十余年,未能一睹这座优雅、古朴而人才辈出的粤东明珠的芳容,实在有些遗憾。前几天,我们一家三口坐上了东行的列车,开始了我们的梅州之旅。
几个小时的车程,一晃而过。出了火车站,我们开始打量这位刚从晨曦中醒来的“美女”。车站广场不大,也没有太热闹的人群,但非常干净整洁,不要说地上没有一片纸屑,就连秋天的落叶也被扫得一片不留!有几个提供早餐服务的摊位一字排开,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在这里,没有高声的叫卖,也没有不太友好的争执,只有一声声仿佛久违了的朋友间的亲切招呼。我们一家三口,想在这里试试梅州的特色物产,就在广场用了早餐,没想到,只是一碗普通的面条,却体验了儿时的味道,这面条,有淡淡的清香,不油腻,却有了食物本来的味道。梅州,没有了大都市的繁华,没有了大都市喧嚣。她只是一位洗尽铅华的清新山村少女!
我太太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每到一处,必造访名山大川的古刹与佛门清净地,我们从地图上找到了千佛塔寺,原来就在梅州的近郊,紧靠风光旖旎的梅江河畔,前面有人杰地灵的院士广场,左侧是百年名校东山中学,真不愧为风水宝地。在酒店放下行李,我们直奔千佛塔寺,来到山门,就见到了大石块砌成的牌楼,免不了一幅有散发中华传统文化清香的对联,上联:旭日东升琉璃世界光无量,下联:夕阳西下弥陀净士寿无疆。进入山门,古寺映入我们眼帘,它并没有建在高高的山上,也没有隐入峡谷之中,只是城郊的一座小山依山而建,尽显顺势而为的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拾级而上,近山门的是弥勒殿,靠山顶的是千佛塔。中间有一片广阔的平地,却没有任何建筑,只有一个如蒙古包一样的大圆顶帐篷,帐中也有佛堂。小儿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临时的建筑,这可把我这个“万事通”问倒了,于是,我和太太向一位寺中的尼姑打听,原来,千佛塔寺多年前曾遭受极大的破坏,本寺的住持尼姑利用信众捐赠的善款修复了千佛古塔和大门的弥勒殿,但由于他们执意不要政府的拨款,故需要巨款的大雄宝殿仍未能修复。千佛塔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甚至客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蒙古包前等太太从山顶下来的时候(我们不能确定她是否已下山),为了锻炼一下十岁的儿子,就让他去问问刚才同我说话的尼姑师父,回来的时候,这位师父居然送了一个宝塔模型和弟子规的DVD片给我儿子。我问儿子,那位师父为什么送礼物给你?儿子说,师父说我在佛菩萨面前叩头时的样子很认真。
从千佛塔寺出来,向南步行约十分钟就到了有名的院士广场,不说院士广场的花草树木多姿多彩,也不说中间的对歌台韵味十足,只说这个院士广场的由来,便让人啧啧称奇了,一个小小的地级市,从此出来的两院院士竟有二十几位,这在偌大的中国,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生活在无论哪方面条件都极为艰苦的山区,如果不是有着非凡的毅力、积极向上的态度、崇尚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怎会有这种可能?梅州,客家之都,是天下所有客家人的故乡,这位洗尽铅华的山村少女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站在院士广场中央的对歌台前,望着相隔约300米左右的两个大舞台,虽然因为白天暂时没有表演,但我仿佛看到一群穿着鲜艳夺目的客家特色服装的少男少女正在两边的对歌台前,唱着客家风味的山歌,在传情达意,让人顿感赏心悦目,仿佛置身山间野外的热闹场面。
正是客家文化让我们有了进一步探个究竟的愿望,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客家公园,这是一个免费的公园,由客家文化博物馆、入境庐、校长馆及将军馆和休闲公园组成。我们先来到客家博物馆,一座二层楼的白色建筑,里面陈列着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广东、福建、江西等地聚居并在这一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谱写世界各地文化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广泛应用现代光电技术,将一幅幅客家人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图画展现在参观者眼前。许多的照片是我第一次见到,许多知识是我第一次学习,真是越了解,越觉得客家人了不起,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民族,不也正是这样历经无数苦难,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不间断的世界文明成就吗?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校长馆的参观没有花多长时间,却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这样一个经济不见得有多发达的地级市,在全国各地竟有200多位大学校长的祖籍是梅州!有人说,是不是梅州人只会读书?只要参观了将军馆,您就不会有这个感觉了,原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100多位将军也出自梅州!
两天梅州之行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意犹未尽,在去火车站的的士上,我同司机攀谈,问他对梅州的印象如何,他说:“很好!我原来在另一个大城市开的士,收入虽然高一点,但在梅州收入也不是很低,而且租房的费用也较低廉,物价也不贵,尤其自然环境好,空气清新,我觉得日子过得很幸福!而且梅州人很友好!”梅州,也许GDP低一点,但老百姓的幸福感却很强!下次我们还要来,因为还有很多好地方——叶帅故居、雁南飞风景区、千年古刹灵光寺没有看,大埔这个中国美食之乡的名小吃没有品尝。相信下一次前往,定能让我感受更加丰富更加立体的客家小城。(摘自2014年11月20日 增城日报第A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