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托腮、大口咬苹果、啃手指、叩齿不当等均可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非所有患者都需手术矫正。
许多人一遇事沉思,就习惯性地单手托腮。你可知道,这个颇具“文艺范”的动作很可能让你遭遇“张口痛”?口腔医学专家指出,单侧托腮、大口咬苹果、啃手指、叩齿不当等均可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约有40%的人一生中会与该病相逢,发作严重时,可令人“有口难开”。而该病患者求医难,更存在偏信手术治疗的认识误区,常令病情雪上加霜。
案例:咬一口苹果 嘴巴上演“交响乐”。
“我只是使劲咬了一大口苹果,没想到从此一张嘴,就能演奏出一曲‘交响乐’!”方先生刚被诊断出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他说,一次贪嘴后,每当他咀嚼食物时,下颌关节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而嘴巴张大到一定角度,还会隐隐作痛。原来,由于方先生咬苹果时张嘴幅度过大,导致颞下颌关节韧带撕裂,关节盘松弛移位,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
“这样的病人在生活中相当常见。”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张志光教授表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在常见口腔疾病中排名仅次于龋病和牙周病,国内相关统计显示,该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28%~4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典型表现有张口障碍、疼痛,咬合时有弹响。有些病人不用治疗也能好,有些病人则反复发作。严重时,病人张不开嘴,有些病人甚至会被咀嚼食物时关节发出的声音震得头晕耳鸣。
分析:七种原因可令颞下颌关节受伤。
颞下颌关节紊乱也被口腔医生称为“压力病”、“情绪病”。“越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竞争激烈的行业,它的发病率越高。”张志光指出,日本学者研究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患病原因与焦虑、恐惧、紧张等精神因素有关。这很可能是因为在上述状态下,肌肉比较紧张,易影响关节运动,使得关节受损的风险升高。
“颞下颌关节很容易受伤。”张志光指出,病人受伤的原因五花八门,可大致归纳为七类:
一是牙齿咬合不良,例如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上,容易连累位于“后方”的关节出现磨损。
二是口腔内部的微小创伤。有些病人咬硬物或张嘴过大时受伤。传统护齿方法主张经常“叩齿”,实际上,这种撞击如力度不当,也会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三是外力撞击。如打拳击、打篮球时,下巴遭到撞击后导致关节受伤。有些病人仅仅是脸颊部肌肉挨了一拳,也会被打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四是先天发育问题。根据形状的不同,人类的颞下颌关节分为四种类型,即三角形、椭圆形、平角和圆形。其中,三角形颞下颌关节最脆弱。张志光说,爱唱歌的人尤其是美声唱法爱好者和歌唱家,由于经常张大嘴,比其他人更易出现颞下颌关节脱臼,继而发生关节紊乱。
五是免疫功能低下或骨质疏松造成关节功能紊乱,常发生在更年期女性身上。
六是长期缺牙或拔牙超过半年没有镶牙。有些病人拔牙后十多年不镶牙,相邻的牙齿出现严重移位,导致颞下颌关节构造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功能紊乱。
七是特发性骨吸收,如咬手指、长期单侧托腮以及做瑜伽时用下巴顶在地上,都有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受到外力损伤。
诊断:核磁共振是确诊的金标准。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检查。“有些病人以为需要做关节镜检查,实际上,关节镜检查适合滑膜囊炎以及关节结构紊乱的病人。如果用在关节功能紊乱的病人身上,结果更糟糕。”张志光指出,关节镜属于有创检查,直接插入关节时,会造成关节一定程度的损伤。
过去,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影像诊断手段主要有X线检查,但因其存在不足,如今口腔学界将核磁共振作为确诊的金标准,其可以准确发现关节盘的移位。牙科CT则可以发现病人是否出现骨吸收。此外,近年来出现了比较新的诊断方法,即检测关节腔的压力,对诊断和调压治疗有应用价值。
治疗:八成病人无需手术。
有些病人误以为,颞下颌关节紊乱只有开刀手术一种方法,吓得不敢治疗。“其实八成病人无需手术,而可以采取温和的保守疗法,也就是关节盘手法复位等,同时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张志光说,手术并非治疗首选,仅有1%~3%的病人才适合手术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治疗效果,与医生的经验和水平有很大关系。“虽然是小问题,但由于病因复杂,医生没有做出明确诊断的话,往往治不好。”张志光说,不少病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佳,也是关节病反复发作的诱因之一。
预防:别让一侧牙齿成“劳模”。
预防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需要改变不良咀嚼习惯。张志光建议,不要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以免造成“过劳”;张口吃饭或唱歌时,不要开口过大,用力过猛;少咬排骨等硬物;香口胶不要片刻不离口;尽量减少咬手指、单侧托腮的频率;缺牙后要尽快补牙,最迟不要超过半年;牙齿咬合不好的人,可进行矫正。还要提醒的是,在美容院进行面部按摩时,要避免大力按摩面颊和下巴,以免因肌肉神经受损,导致关节功能紊乱病。(来源: 《广州日报》作者: 任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