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患肾结石没重视,3年后发展成尿毒症,开始长达21年的肾透析
●如今正常生活,延续年轻时的志趣
抗病达人:李叔,51岁,1992年查出尿毒症,至今已透析21年。
抗病感悟:
得病后,我想到的就是活着,为妻子而活着。我能活到今天,离不开三个因素:一是妻子不离不弃的守护;二是恰当的治疗方案以及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三是良好的心态。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肾衰竭不是绝症,只要遵医嘱科学治疗,这个病并不可怕。
采访期间,李叔的手机多次响起,既有朋友邀他联谊聚餐,也有向他请教文化宣传的问题。李叔声音洪亮、精神矍铄,难以想象他已经接受透析21年。谈起21年前的肾衰竭,他对导致肾衰竭的那颗“肾结石”恨之入骨,“当时年少气盛,谁想到这颗小小的结石竟这样要命!”为李叔进行透析的医生解释称,结石不会直接引起肾衰竭,但是如果不处理就会引起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则会导致肾衰竭。所幸的是,这21年的透析日子里,李叔心态良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边透析边工作,生活丝毫没有受影响。
“透析的质量和患者的心情、透析环境、透析机器之间的配合关系很大,尤其是患者的心态很重要。”21年来一直跟踪随访李叔病情的医生——解放军第458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李小庭如此表示。
抗病故事:
发病:肾结石没重视,3年后肾衰竭
李叔1962年在东北出生、四川长大,后辗转到安徽、河南、武汉等地读书和当兵,因文艺表演出众成为部队里的“文艺标兵”。1986年,因一次偶然的表演机会,李叔背着吉他来到广州。在李叔的吉他四重奏表演后,政委就劝说他留在广州进行文化宣传工作。
1989年的某次演出前,李叔因为腰痛而住院,经检查发现肾脏有小结石。但住院第三天,由于心里惦记着演出,李叔从病房逃了出来。“事后想起,那次肾结石,就是一个‘信号’啊,只可惜当时我年少气盛,没有重视!”李叔回忆说,表演后由于身体没有太多不适,他就没再回医院复诊。
1992年2月,李叔正值30岁。被好几位战友问及“看你脸色土灰,走路乏力,是不是不舒服?”后,李叔到医院检查,最后查出尿毒症,需要住院透析治疗。
治疗:爱人不离不弃,精心照料
住院那天,正是李叔领结婚证后的第3天。而结婚证上登记的“妻子”是李叔所在单位领导的女儿。“我和她的交往,是领导下的命令。在梅花村酒店喝过一次早茶后,我们的婚事就拍板了。后来为了分房,更是要我们先去领证。”李叔说,没想到领证后3天他就住院了,想到自己病情并不轻,为免耽误对方,他主动退婚。
在住院期间,特护班的黎护士对李叔的照料无微不至,见证了李叔从躺在床上到出院的整个过程。1992年11月,李叔出院了,但每周四仍要到医院透析一次,每次从早上8时到中午12时半。当李叔饥肠辘辘地走出透析室时,黎护士就会出现在他面前,拿出用热毛巾裹着的饭盒——原来她早就帮李叔打好了饭。
1995年,李叔和黎护士结婚成家,妻子对他一直不离不弃,精心照料。
生活:心态良好,“我要好好活”
出院后,李叔每周都要到医院透析,10年如一日。但他从不耽误工作,单位的各项文艺演出组织得井井有条。2002年后,工作单位搬往番禺,考虑到上下班路程较长,怕中途生状况,李叔离开原来岗位。
2005~2008年,由于出现肝炎、部分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情况,李叔身体机能衰退,从原来每周透析一次增加为每周两次。“为了妻子,我要好好活着。”李叔说,如今他改掉了晚上吃夜宵的坏习惯,而且每天早上都会骑4公里自行车到天河体育中心,和大家一起锻炼。
离开原来岗位后至今,李叔一直投身文艺工作,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平时李叔是一名职业“写手”,撰写艺术小品,还经常参加各种诗朗诵等演讲比赛。“我还是朋友们的‘开心果’,他们喜欢我在聚会后总结或唱歌。”社交活跃的李叔谈笑风生地说,“我还是‘灭火器’,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都喜欢让我出面调解,保证大家笑呵呵。”
专家点评:是换肾还是透析根据条件综合选择
像李叔这样因肾结石而引起的肾衰竭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多数是因为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贫血等引起的肾衰竭。肾衰竭患者中,能幸运换肾的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透析维持生命。李小庭解释说,肾脏一大功能是清除体内的废物,换肾实际上也是血液净化,只不过它更彻底一些;而人工透析机则是替代肾脏过滤人体血液里的杂质,但它只能做到清除和调节内环境、代谢废物,不能完全替代肾脏。
“肾衰竭病人可以长期透析,也可以换肾,这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因素、经济条件等条件来综合选择。从经济上来考虑,透析是‘分期付款’,肾移植是‘一次性付款’。”李小庭说,如果选择肾移植,就要长期服抗排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其他方面和正常人一样。肾移植可以让病人生活质量提高,但移植手术本身具有风险,再加上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会降低人的抵抗力,稍有不慎,免疫过度就会引起感染。反之,透析就平稳许多,但生活质量会低一点。一般来说,患者需要一周透析3次,每次4个小时,很多人难以投入工作。因此,一般年轻人更注重肾移植,年老者较多选择透析。(来源:《广州日报》记者:莫冠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