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单侧、长期、持续、高调的耳鸣,要及早检查,因为背后有可能是鼻咽癌、听神经瘤等重大疾病
●焦虑、失眠、压力大,容易诱发突发性耳聋,耳鸣也是早期症状
●有些耳鸣并无大碍,与其焦虑担心不如“和平共处”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耳鸣的经历,多数时候它都是一过性的,但是持续、单侧、高调耳鸣,或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那就要引起重视,因为小耳鸣背后有可能藏着大疾病。
专家指出,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导致突然耳鸣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中耳炎、耳硬化症、声损伤等耳病引发,也有可能是鼻咽癌、心血管病、听神经瘤等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症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宋江顺提醒:耳鸣可大可小,重视小耳鸣,警惕大疾病。
耳鸣扰人 或因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颅内神经瘤最多见的一种,占颅内肿瘤的7%~12%,耳鸣就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症状。
41岁的学者王先生赴美进修一年,语言障碍、交流学习压力大、工作强度大等,致使他右侧耳朵出现声如汽车引擎般的高调耳鸣,一直持续了3个月。王先生做了听觉诱发电位(ABR)和双侧内耳道CT及磁共振(MR)等检查,被确诊为小听神经瘤。
宋江顺为王先生做了非开颅听神经瘤手术。“由于发现时间早,患者如今已康复。”宋江顺提醒,像王先生这样的病例并不罕见,听神经瘤患者占到耳鸣患者的3%~5%,比例不低。而晚期听神经瘤往往已向脑干发展,要进行开颅手术,容易带来面瘫、脑瘫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有可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通过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查、双侧内耳道CT及磁共振(MR)即可筛查出是否患有听神经瘤。
突发性耳聋 耳鸣是“前奏”
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在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等白领、高知阶层中发生率很高。50岁的周女士是单位的中层干部,平时经常熬夜加班,到后半夜又难以入睡,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加上严重失眠使得她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并伴有持续性耳鸣,最终导致其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也称突发性听力损失,是一种自发、突然而且往往出现在单侧耳朵的神经性听力急速下降,往往同时伴有耳鸣,且以高音调为主。该病病因不明,可能和机体受冷、受热、疲劳过度、过敏或流感、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等有关,由于内耳的血液循环和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供血不足而导致听力下降。
宋江顺介绍,中青年人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很高。更年期妇女内分泌失调、雌激素降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是患病的主要原因。像周女士,如果能在出现耳鸣的早期使用耳鼻喉科“掩蔽治疗”和神经内科抗抑郁联合治疗,应该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所谓“掩蔽治疗”是指通过外界给声,比如用水滴声、海浪声、鸟鸣声等,往往比患者耳鸣声高10~15分贝,从而来掩盖、压制扰人的耳鸣声,通过一定的疗程,逐渐减轻或消除患者对耳鸣声的感受,是一种简便、安全的生理性疗法。患者通过“掩蔽治疗”,辅助一定的抗抑郁药物等神经内科心理疗法,如果早期介入,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专家提醒:警惕耳鸣背后的大病
很多人会认为,鼻咽癌是鼻咽部的问题,听神经瘤是颅内肿瘤,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病,和耳朵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耳鸣恰恰是一个共通的信号。
宋江顺说,人的鼻咽部与中耳腔之间有左右两根相通的管道叫咽鼓管,鼻咽癌往往发生在咽鼓管开口的附近;听神经瘤是听神经的鞘膜细胞发生病变而产生的肿瘤;耳蜗对血量和含氧量比较敏感,在心血管病早期时,流向脑部的血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会降低,这些疾病往往都伴随耳鸣这个先期信号。
因此,如果耳部出现低频的嗡嗡声,并有闷胀感和堵塞感,听力减退,但是听自己说话反而觉得响亮,尤其是经常吸烟的男性,要高度警惕鼻咽癌的可能。凡是心血管病人,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一旦出现持久的耳鸣,也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等。宋江顺提醒, 50多元即可做一个耳鸣检测,可根据耳鸣的频率、强度等数据,采取相应的检查、治疗措施。
有些耳鸣并无大碍
不过有些耳鸣背后并无复杂原因,但却与你如影相随,治不好也挥不去,怎么办?
“耳鸣是一种临床症状,有的人也许几十年都会伴有耳鸣,但医学研究表明,耳鸣和耳聋并不直接相关。”宋江顺说:“耳鸣原因复杂,治疗手段有限。长期耳鸣的病人认为耳鸣会损伤听力,担心以后耳聋,因此更加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只要排除听神经瘤、鼻咽癌等严重疾病,耳鸣并无大碍,要正视这个现象。”
宋江顺说,耳鸣三、四十年的病人听力保持正常的病例有很多。因此,长期耳鸣的患者大可不必紧张焦虑,不如把耳鸣当做人生的一个“小伙伴”,正视、接纳它,与它和平共处。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多培养一些兴趣点,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他优势来分散自己对耳鸣的关注,才是王道。不要过度担心,接纳这个“小伙伴”,它并不会损伤你的听力。(来源:《广州日报》作者: 黎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