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并非一过性疾病,若没有妥善治疗,可加重危重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20出头的白领谢先生,前阵子由于应酬多了加上休息不好,患上感冒。刚开始自己到药店买了感冒药吃。两天过去了,眼见感冒仍未好转,谢先生就再去药店买来3种感冒药,并“加码”服用。没过两天,谢先生不仅胃口变差,而且眼睛发肿。到医院检查发现,血清肌酐升至400微摩尔/升,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专家表示,感冒并非人人都需要吃药,有些感冒其实是自限性疾病,可以不吃消炎药。除了药物,重大交通事故中受伤、重大手术如心血管手术或产妇生孩子大出血、心衰等危重疾病并发症等因素,都可以导致急性肾衰竭。而且急性肾衰竭并非都是一过性疾病,若没有得到妥善治疗,可加重危重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此外,得过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有可能发展成慢性肾脏病,将来甚至可能需要长期透析。
症状:恶心呕吐、水肿、少尿
据了解,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在逐年攀升,而且具有较高病死率和死亡率。
“遗憾的是,急性肾损害仍没有明确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所以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仍比较困难。”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副主任王国保教授如此表示。急性肾损伤是指48小时内或假定肾功能损害在7天内,血清肌酐(SCr)至少上升0.3毫克/分升或血清肌酐上升值不少于基础值的1.5倍,常伴随少尿甚至无尿症状。“急性肾损伤早期症状隐匿,可被原发疾病掩盖,即使尿量开始减少,也容易被忽视”。
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首发症状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约有25%的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2.尿量减少,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一般持续1~2周,少数患者仅持续数小时,也有长达3~4周的情况。3.水肿,比如脚踝部用手指按压后,会出现“小坑”,也有患者会出现眼部水肿。4.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5.循环系统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症状。
发病:药源性肾损伤发生率高
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所长侯凡凡院士表示,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因素有很多, “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在中国的发生率比较高。这是完全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侯凡凡表示,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主要有两种发生机制:一是药物的直接肾毒性,二是某些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后者与个人体质有关。此外,不能认为中药就是无毒的,中药包括中成药一样可以引起急性肾损伤。
王国保表示,特别应注意避免药物的滥用,比如一感冒就用抗生素,甚至几种感冒药混着用。此外,造影剂、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含有马兜铃酸(关木通)中药等,也可引起药源性肾损伤。王国保教授还特别提醒到:“临床上由于吃鱼胆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草鱼的鱼胆,民间一些偏方秘方认为鱼胆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但鱼胆中其实有很多毒素,常可引发肾脏、肝脏的急性损伤,有时病情还非常严重。”
预后:急性肾损伤并非“一过性”
“急性肾衰竭并非一过性疾病,若没有得到妥善治疗,可加重危重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侯凡凡介绍,即使轻微的急性肾损伤,也可能影响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急性肾损伤后存活的患者,多数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确有少数患者仅为部分恢复,将遗留肾功能不全的“尾巴”,并可逐渐发展至慢性肾衰竭。王国保表示,得过急性肾衰竭的患者,通过治疗尽管血清肌酐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如果留下尿检异常、夜尿增多、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高血压这些不起眼的“小尾巴”,也被医学界公认为残留有慢性肾脏病,将来就会有进展的可能。他表示,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肌酐恢复至正常水平,仍需要每年进行复查;如果血清肌酐水平较高,则需要每个月复查1次。
预防:主要应注意三点
1.防止药源性肾损伤。如果短时间大量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和方剂,可以导致急性肾损伤,如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汤)、排石冲剂(排石汤)、分清止淋丸等。西药中,氨基糖苷类、造影剂、酒精、四环素、青霉素、利福平、干扰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也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
2.造影检查时选择损害性低的对比剂。造影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尤其使用含碘对比剂(静脉或动脉)的患者,均应筛查是否存在肾功能损伤。对于高危患者,应选择其他损害性低的成像技术,减少对比剂使用剂量。
3.当发生急性肾损伤后,为了促进肾功能恢复,应该保证足够营养的摄入。少尿期的饮食尽量利用胃肠道补充营养,可进食清淡、低盐、低脂、低磷、高钙、优质低蛋白饮食,如摄入牛奶、鱼;少食动物内脏和易过敏食物等。酌情限制水分、钠盐、含钾食物的摄入。(来源:《广州日报》作者: 莫冠婷、宁习源、吴剑鹏、陈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