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引起的肝硬化相关性死亡已经成为肝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之一
★只要早检测、早诊断并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是可能治愈的
近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统计调查显示,丙肝的发病率一路上升。另据卫生部每月发布的传染病统计数据,丙肝目前牢牢占据着传染病患者人数的第四位。但在目前的常规体检中,丙肝为何少被推荐筛查?对此,专家认为,丙肝的人群感染率仅约3%,而且因部分患者病毒隐匿性强,不易被查出,因此在体检中做大范围筛查必要性不大。
不过,专家还是提醒:接受过输血,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器械,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或静脉注射过毒品,或是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肤黏膜损伤者均属于可能染上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建议尽早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免拖至无法挽回的肝硬化。
★患丙肝不抗病毒,拖至肝硬化
65岁的李伯,十年前回河北探亲时,因头部脂肪瘤,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切除。回广州后,次年参加单位体检,发现转氨酶偏高,但乙肝二对半全阴,就没太在意。两年前,因要动个小手术,在术前的全面检查中,医生告诉他患有丙肝,需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自恃有点医学常识的李伯认为干扰素副作用大,自己身体并没明显不适,以为体内的病毒可能比较“弱”,吃点保肝药也许就没事了。但过了一年多,李伯查出丙肝抗体及HCV-RNA仍为阳性,医生建议他马上接受抗病毒治疗,莫再错过时机,但老人家觉得自己没有明显症状,不以为然。前不久,李伯因双下肢浮肿上医院检查,发现转氨酶、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低,B超显示已出现肝硬化、中度腹水。
“临床上我们遇到过不少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结果一拖再拖,错过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最后出现肝硬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何浩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有些患者即使查出了丙肝,因自觉身体无明显不适,也就听之任之,最多吃点保肝药了事。
★丙肝起病较隐匿,部分患者无症状
“由于丙肝病毒在人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比较轻微,不少患者染上后可长期没有明显症状出现,这更利于它躲在人体内损害肝脏。”何浩解释说,有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丙肝感染者发病时仅表现为疲劳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等症状,部分有轻度肝功能异常,但也有半数病人既无症状也无肝功能异常。
“无明显症状并不代表病毒在人体内的‘杀伤力’不强。”何浩称,丙肝引起的肝硬化相关性死亡已经成为肝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之一。有临床统计显示,丙肝患者约有半数会在10~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而一旦发生肝硬化,每年有1%~7%的病人会演变为致命的肝癌。
“事实上,丙肝病毒危害人体的方式跟乙肝有很大不同。”何浩打了个比方:患上丙肝的人好比装着“健康之水”的木桶底部出现了一个小裂缝,因此很容易被忽略;虽然,一开始只有少量的“水”从这条小裂缝中渗出来,对健康的伤害看似轻微,但由于它是持续不断、不知不觉中进行的,等到有了明显症状,“水”已经快流干、没得救了;而得了乙肝就像装水的木桶破了个洞,“水”涌出来了,“险情”更容易被发现。
★发病5年内为抗病毒良机
何浩表示,只要早检测、早诊断并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是可能治愈的。医学界摸索发现,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使用足够剂量治疗9~12个月,丙肝的治愈率能达到七成以上。而中医药专家则发现,中药在抗丙肝病毒方面虽没有明显优势,但能在长效干扰素治疗时通过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增强长效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同时能有效地减轻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发热、周身不适、失眠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增强患者长期治疗的信心。
“一般来说,患病5年内是最好的抗病毒良机,若能坚持规范治疗,治愈率保守估计可达到八九成。”何浩指出,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患者甚至基层的医务人员和非感染专科医生仍停留在以前的认识上,一旦发现患上丙肝,只作保守的保肝治疗,甚至不作任何治疗,拖至病情越来越重,白白错失抗病毒治疗的最好时机。
★医保患者最高可报6万余元
“目前,广州医保局已将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纳入到医保特需门诊范围。”何浩告诉记者,以前许多患者得不到治疗,经济负担重也是原因之一。而现在,在医保指定医院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的医保病人,可以享受到由医保支付的最高每月3500元的费用,有效期为6个月,但经指定定点医疗机构专科医师确定,最长可再延续治疗12个月,算下来最高可享受6万余元的医保费用。
何浩提醒,凡接受过输血,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等,或与丙肝患者共用过剃须刀、牙刷,有过不洁性生活史,静脉注射过毒品,或是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肤黏膜损伤者均属丙肝高危人群,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摘自《广州日报》,作者翁淑贤、方宁、张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