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潮湿,容易在感冒后患上风湿热
●切除了扁桃体的孩子也可因感染咽炎而出现风湿热
●风湿热导致心脏瓣膜发生畸形可令人丧失劳动能力
在闷热、潮湿的夏季里,居住环境差的人们要注意了:阴暗潮湿的环境容易让人感染风湿热,令关节和皮肤出现病变,严重时还可导致心脏畸形的后果。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得了咽炎、扁桃体炎、皮肤出现疖、痈等链球菌感染的病变后,家长们一定要想到风湿热的可能。
★切了扁桃体也可得风湿热
风湿热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常见,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贫困地区高于富裕地区,是一种“穷病”,与居住环境差有关,例如潮湿。患者多为10~30岁的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气候潮热的雨季是风湿热的高发季节。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介绍,人体在发生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时,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A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中约1%~3%的人会产生自身免疫性反应,即免疫系统错把自身结缔组织当成病菌攻击——这就是风湿热。
为了避免风湿热,有人考虑进行扁桃体切除。如果小儿的慢性扁桃体炎每年反复发作5次以上,或者扁桃体肿大影响到呼吸,就可以考虑切除。但吴同果称,切除了扁桃体不意味着不再得风湿热,因为咽部感染同样可以“中招”。
★风湿热不会留下关节后遗症
吴同果介绍,风湿热可导致一系列问题:
1.大关节出现关节炎,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风湿热以侵犯膝关节为主,踝、肩、腕、肘、髋关节也可累及,但跟类风湿不一样的是,风湿热很少出现小关节病变,病愈后也不会留下关节畸形、残疾的后遗症。
2.皮肤可以出现环形红斑、皮下结节,以及疖(一块红肿区的中央有一个黄白色的脓栓)、痈(一大片紫红色的浸润区中央有多个脓栓,溃烂后呈蜂窝或火山口状)等。
3.若小孩得病影响了脑部,手脚会不由自主地舞动,称为“小儿舞蹈症”。
风湿热的患者一般先出现咽、扁桃体或皮肤等部位的感染,持续1~5周,然后可能有上述各种表现,到医院检查发现血沉比较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O”)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高,便可诊断为风湿热。
★预防复发需打5年青霉素
风湿热的早期治疗是用抗生素控制链球菌感染,首选静脉输注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也可口服红霉素。急性发病的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同时配合抗风湿治疗,如应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制剂,可有退热止痛的效果。
吴同果称,约有5%~50%的患者在第一次发病后的3~5年内复发,需要长期预防复发,每月打一次长效青霉素,持续5年。即使是长效青霉素,预防作用能否持续一个月也很难说,因此建议患者多运动增强体质,减少感冒,注意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最好能改善居住环境。患者若再次发生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也要比普通人长一些。
★风湿心可做介入手术撑开瓣膜
风湿热引发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心脏发生炎症,令心肌、心脏瓣膜受损,最典型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简称风湿心。
吴同果称,风湿心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最常见的心脏病,主要发生于青壮年,病死者相当一部分有风湿热的病史。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心内科的住院病人有六成以上是风湿心,现在仍然有一两成。
95%的风湿心患者是心脏二尖瓣狭窄。二尖瓣是保证血液循环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的“单向活门”,风湿热患者的免疫系统误认为二尖瓣与细菌有着一样的抗原,产生抗体攻击之,造成其边缘发生炎症粘连,可导致血液从左心房向左心室的流动困难,引起肺部淤血。患者在干活时会出现气促、心慌甚至呼吸困难,部分人出现咯血。如果二尖瓣狭窄严重,可令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病程长者常合并有下肢浮肿、消瘦、腹水等。少数患者也可出现心脏主动脉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情况。
吴同果称,风湿热需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风湿心、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如果瓣膜的条件允许可做介入手术治疗:经皮穿刺静脉后放入一个球囊,在X光透视下用导丝沿着静脉将球囊送到心脏二尖瓣的部位,打开球囊将粘连的二尖瓣撕开。这种手术只要一小时左右便可完成,疗效立竿见影,两三天就可以出院,已成为治疗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如果心脏瓣膜畸形严重,就需要做开胸心脏手术更换人工机械瓣膜——人工瓣膜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而且患者从此以后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抗凝药吃多了会导致脑出血等并发症,吃少了瓣膜又会粘连上了。因此,吴同果称:“心脏瓣膜还是用回自己的好。”(摘自《广州日报》,作者伍君仪) |